信息公开:
 
首页  师资队伍  硕士生导师  导师信息

孙海滨

2025-02-23 材料-管理员 阅读 10


孙海滨,男,19841月博士,教授/博导

入选山东省青创人才引育计划、泉城学者,获评山东省取得突出成绩的博士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8项,主持或承担山东省教学研究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教研项目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级行业协会科技奖励2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1项制定行业标准4件。

联系方式hbsun@sdut.edu.cn, sunhaibin111@163.com

研究方向

1、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2、先进陶瓷材料

3、高性能陶瓷粉体合成及改性

学习工作经历

2024.7-至今    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2019.1-2024.6  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6.7-2018.12 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2012.9-2016.6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

2010.7-2012.8  金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

2007.9-2010.6  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硕士

2003.9-2007.7  齐鲁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士

获得奖励

科研奖励:

1、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碳化硅复合陶瓷材料制备技术与应用2016年,第5位;

2、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利用工业固体废料制备石油压裂陶粒支撑剂技术开发与产业化2014年,第6位;

3、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高性能六方氮化硼粉体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2019年,第1位;

4、中国发明创业创新奖,二等奖,高强高韧防弹陶瓷关键技术及应用,2022年,第1位;

5、山东省材料科技成果奖,一等奖,高性能碳化硼陶瓷关键制备技术及应用,2023年,第2位。

教学奖励:

1、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党建引领下强化实践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2022年,第2位;

2、山东省第六届“超星杯”高校教师教学比赛优秀奖2019年,第1位。

主持科研项目

1.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轻质高强碳化硼复合装甲陶瓷成果转化,2022.10-2024.10,100万元

2.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功能陶瓷研究创新团队,2019.9-2022.9,200万元

3.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高晶界比CeO2/BaCeO3基复合电解质制备及晶界传导机制研究,2018.1-2020.12,30万元

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连续传导型高性能SOFC纳米纤维阴极构筑与机理研究,2019.5-2020.7,8万元

5.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晶粒尺寸调控策略的SOFC质子导体电解质制备与晶界电导增强机理研究2023.1-2025.1210万元

6.济南市“泉城学者”建设工程,高强高韧碳化硼防弹陶瓷关键制备技术及产业化,2022.1-2023.12,20万元

7.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委托课题,SOFC用YSZ粉体制备技术2023.1-2025.12100万元

8.山东尚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委托课题,光伏用碳化硅陶瓷制备技术2023.9-2024.970万元

9.百川(山东)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委托课题,氧化铈纳米粉体制备技术,2024.6-2025.6,16万元

其它学术成果

代表性学术论文(通讯作者)

1. High-entropy cathodes with Cr and CO2 tolerance via the combination of Ba0.5Sr0.5Co0.8Fe0.2O3-δ and Nd, Ni, Zr ternary doping for both oxygen ion and proton conducting solid oxide fuel cells. Advanced Composites and Hybrid Materials, 2025, 8: 87.SCI,影响因子23.2

2. Experimental study and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 of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Bi0.7Sr0.3FeO3-δ (BSFO) – La0.8Sr0.2MnO3-δ (LSM) composite cathodes for intermediate-temperature solid oxide fuel cell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24, 591: 233898.SCI,影响因子8.1

3. Constructing high active Bi0.7Sr0.3FeO3−δ@CuMn2O4 core-shell structured cathodes with Cr and CO2 tolerance for solid oxide fuel cell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24, 624: 235561.SCI,影响因子8.1

4. The enhanced electrical performance and grain boundary conduction mechanism of zirconia-bismuth oxide electrolytes for solid oxide fuel cell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23, 554: 232339. SCI,影响因子9.2

5. (Pr0.9La0.1)1.9(Ni0.7Cu0.3)0.9Mn0.1O4+δ nanofiber cathode with Pr site cation defect prepared by electrospinn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eversible fuel cell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22, 552: 232220. SCI,影响因子9.794

授权发明专利:

1. 一种大厚度轻质叠层装甲陶瓷及其制备方法,ZL 201910451479.3

2. 一种耐高温太阳能集热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ZL 201910446033.1

3. 一种氧化铈-铈酸钡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及制备方法,ZL 201810388292.9

4. 一种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氧离子型复合电解质及制备方法,ZL 201810389733.7

5. 一种高化学稳定性质子导体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ZL 202410298896.X

6. 一种利用废氧化铝吸附剂和污泥制备烧结透水砖的方法,ZL 201910445597.3

7. 一种微波燃烧合成MgO-Y2O3纳米粉体的方法,ZL 201410151243.5

8. 一种高热导率SiC-AlN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ZL 201210248616.1

9. 一种高热导率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ZL 201510369345.9

10. 一种预置界面热压防弹陶瓷板及其制备方法,ZL 201811510611.5

行业标准

1.氧化钙坩埚,JC/T 2674-2022101

2.六方氮化硼,JC/T 2684-202292

3.二硼化钛粉体,JC/T 2682-202253

4.抗氧化超高温涂层用ZrB2-SiC复合粉体,JC/T 2683-202253

专著与教材:

《矿物原料基础教程》,2021年,第5

社会兼职


地址:中国 山东 淄博 山东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049)  旧网站入口    乐达云创

201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