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首页  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材苑先锋 I 张睿:三尺讲台,我的星辰大海

2025-05-07 材料-管理员 阅读 10

三年前那个飘着桂花香的九月,浑身工科生气息的我,抱着教材站在教室门口深呼吸,虽然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慌乱颤抖混合着少年们翻动书页的清脆声响,构成了我对教师生涯最初的记忆。

一、初登讲台的踉跄与觉醒

第一次走进教室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为了上好第一次课,暑假就开始备课。不同出版社的教材成了随手读物,观看网络公开课成为娱乐方式,学习名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旁听老教师授课,对教学重点进行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就这样,在充分的准备下,迎来了我初登讲台的时刻。那天我特意穿上工装,试图用略成熟的打扮掩饰内心的忐忑,但是当四十四双眼睛齐刷刷望过来时,粉笔在黑板上的第一道弧线竟微微发颤,当自己在讲台上洋洋洒洒将很熟悉的知识点“一吐为快”后,我才惊觉自己的教案里塞满了理论,却忘了学生求知的眼睛需要循循善诱的引导。

于是那些辗转反侧的夜晚,灵感小火花时不时袭击大脑。知识点如何引入,如何让学生先感兴趣,如何将知识的实际应用展开,如何让下午第一节课同学不再困乏。我想出用“逛三园”的游戏让同学接龙材料分类,用“谁是卧底”的游戏进行概念辨析作为课前知识复习;用“吃土为什么治拉肚子”“石英手表如何运作”等贴近生活的案例引发同学们的兴趣;用大国重器和科研前沿进展等作为知识的实际应用拓展引发同学们的思考。这种顿悟,让我逐渐找到了当老师的感觉,慢慢完成了从科研工作者到教育工作者的转变。

二、破茧时刻的淬炼与绽放

想要在教学能力上提升,最快的方法就是“以赛促教”。经过两轮的教学经历,终于有机会参加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在备战校赛的时候,从教材中寻找20个“有意思的”节段都很困难,而如何组织教学内容成为难点。参加了教务处的教学方法培训后,开始领悟教学方法,如:五星教学法,BOPPPS教学法,对分教学法等,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在校赛后,开始备战省赛,一周一次专家打磨,专家们意见真诚而扎心,让我一度陷入茫然,推翻重筑,整合重构,精简优化,让抽像的知识具象化,让理论知识扎根在实际应用中,让陈旧知识更新为最新研究成果,慢慢的,我好像突然找到了针对我的课的通关秘钥。省赛复赛通关后,就是决赛备战。每天对着空教室试讲,熟练内容,打磨节奏,精化教姿教态,自己时而像急于证明什么的辩论者,时而又变成娓娓道来的主持人,让自己和每个节段融为一体。

决赛当天,当我讲到陶瓷的烧结原理时,将生硬的理论知识通过生动的动画模拟,有条理的阐明为什么陶瓷需烧结,看到已经疲惫的评委不时的点头互动,不时的嘴角扬起,我感受到自己讲课风格可以打动别人,我的授课内容能够让所有人都理解和有所收获。比赛的真谛不在于奖杯的成色,却在于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知识的深化理解,而这将一直伴随我到未来课堂上去点亮同学们的眼睛。

三、教育星空的永恒奔赴

在高校中,科研与教学需要并肩前行,而科研与教学的平衡术在深夜里悄然生长,让理性思辨与教育智慧在台灯下交织。有一次在实验室做到石墨烯气凝胶,突然想到可以把这个实验简化为课堂中水相图的应用,结合最新气凝胶隔热材料在火星车祝融号上的应用,可以让同学们更加真切体会到知识的应用以及专业的魅力;而对于科研工作,也在夯实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对理论和机理不断深化,让同学们能够在实验过程中有更加明确的目的和清晰的思路,为他们在心中种下小小的科研种子。

在每门课程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我会跟同学们说“得材料者得天下,而各位就是未来掌握天下的人。所以,请大家在现在的蛰伏时期,卧薪尝胆也别忘体会知识中的快乐,厚积薄发也别忘享受实验中的乐趣,所有的经历会藏在向日葵的花盘里,也藏在你们青春的轨迹中,最终通往彩虹大道”。而同学们的掌声让我感受到,教育从来不是单程的奉献,而是师生共同奔赴的星辰大海,在这浩瀚征途中,互为灯塔,彼此照亮。

教育是静待花开的守望,我愿做那个提着水壶在园中漫步的人,教育是共赴远山的修行,我愿做那个并肩前行在路上撑伞的人。在知识的阡陌间,在科研的密林里,在三尺讲台上,继续书写属于我的故事。

张睿 副教授

2022年入职山东理工大学

讲授

本科生《材料科学基础》

《专业外语》

研究生《特种陶瓷材料与工艺》

等课程

获得奖项

山东省第十一届高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

山东理工大学第二十一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

山东理工大学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

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dv. Funct. Mater., Angew. Chem.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

地址:中国 山东 淄博 山东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049)  旧网站入口    乐达云创

201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