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首页  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社会实践 | 蔚梦疆来:青春筑梦边疆的实践之旅

2025-07-22 材料-管理员 阅读 10

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7月17日,山东理工大学“蔚梦疆来”实践团成员奔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开启了以“促进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共同意识”为主题的志愿服务工作。实践团分为三组,分别在三个村子里以“红领巾小课堂”拉开实践的帷幕。

依尔喀巴克村: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仪式现场气氛热烈,依尔喀巴克村哈书记亲临并发表讲话。他饱含深情地向孩子们讲述教育的重要性,强调此次支教机会来之不易,是各方共同努力促成。他殷切鼓励孩子们要珍惜与实践团大学生们相处的时光,积极主动请教,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知识。


博斯坦村实践行:座谈启新章,书香录入里的文化接力

博斯坦村书记阿尔西丁等村干部同实践团开展座谈交流,就实践团接下来的工作安排、活动策划以及成员们的食宿保障等事宜进行了详细沟通,并现场协调解决了相关问题。随后,团队成员与村干部协作,完成新疆特色书籍系统录入。这些书涵盖本地故事、农技知识、民俗礼节,录入时逐本核对信息,让文化载体借数字化“流通”,方便村民查阅。


阿克卓勒村:鲁疆连心育新苗,红领巾课堂映天山

仪式现场,气氛庄重而欢腾。山东理工大学“蔚梦疆来”实践团代表李雅雯在致辞中满怀热忱:“阿克卓勒村是我们此行最珍贵的课堂。我们渴望与这里的孩子们共同学习成长,将知识的种子播撒进心田,让鲁疆情谊如石榴籽般紧紧相拥。”博斯坦乡相关负责同志深情回应,寄语课堂成为“连接鲁疆两地、浇灌民族团结之花的桥梁”。当鲜红的红领巾被郑重佩戴在孩子们胸前,当熟悉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在辽阔边疆嘹亮响起,一种深沉的家国情怀与民族认同感在每个人心中激荡升腾。 


本次实践团参与的“红领巾小课堂”,超越了知识与技能的简单传递。它以文化为媒,以活动为桥,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村落里,为多个民族的儿童搭建了一个共同学习、深度交融、携手成长的温暖平台。课堂内外的每一次互动、每一张笑脸,都在生动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内涵,让民族团结进步的繁茂之树在天山脚下汲取着青春的滋养,茁壮生长,生生不息。

地址:中国 山东 淄博 山东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049)  旧网站入口    乐达云创

201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